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关于公司要求培训三天的合法性问题,可综合以下分析:
一、培训的合法性基础 劳动合同的约定公司在招聘时若明确将培训作为入职条件,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或违约金,且培训内容属于岗位必需技能(如专业技术培训),则此类约定是合法的。
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报酬。
培训期间若以提供食宿、交通等福利替代工资,则可能被认定为以工代薪,需符合相关规定。
二、特殊情形的合法性判断 培训期间不发放工资若公司仅提供食宿或交通补贴而完全不发放工资,可能违反劳动法规定,需结合培训性质判断:
合法情形 :若培训属于岗前技能培训且未签订服务期协议,可要求公司支付不低于工资80%的报酬。
违法情形 :若以培训为名变相延长工作时间且不支付报酬,则可能被认定为旷工或违法用工。
培训时间与工资发放 培训期间若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公司必须发放工资;若占用休息时间且未调休或支付加班费,则可能违法。 三、维权建议 签订书面协议建议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培训协议,明确培训内容、服务期、工资待遇等条款,避免权益受损。
收集证据若发现公司存在拖欠工资、不合理培训安排等问题,应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培训记录等证据,便于后续维权。
法律途径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赔偿;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公司要求培训三天本身不一定违法,但需结合工资支付、服务期约定及培训性质综合判断。若存在权益侵害,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