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培训新人的费用承担问题需结合培训性质和合同条款综合判断,具体说明如下:
一、法律明确规定 法定义务与禁止收费根据《劳动法》第六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是法定义务,且培训费用(包括有凭证的培训费、差旅费及其他直接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以培训为名向员工收取任何费用,否则可能面临工商处罚或承担赔偿责任。
禁止以“培训费”名义收费若公司要求员工提前支付培训费,可能涉及“培训贷”等变相收费行为,员工可依法拒绝。若已支付且无法追回,可向劳动仲裁或法院维权。
二、特殊培训的例外情况 协商一致的专项培训若公司组织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如考证、出国培训等),可要求员工签订协议明确培训费用分摊方式。但需注意:
员工有权选择是否参加;
培训协议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禁止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
成本分担的合理性若特殊培训由员工承担费用,需证明该培训直接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且与岗位需求紧密相关,且费用分摊方式公平合理。
三、维权建议 入职前明确告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阅读条款,避免因模糊约定陷入陷阱。
保留证据若遇收费要求,需留存支付凭证、培训合同等材料,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拒绝不合理收费对于未提供实际培训或与岗位无关的培训费用,应果断拒绝支付。
四、总结公司培训新人的费用承担以"用人单位承担为主,特殊协商一致为辅"为原则。若遇到违规收费,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