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培训行业的普遍规律和政策要求,寒假通常被视为淡季,主要原因如下:
一、行业淡季的普遍性 时间安排与学生需求寒假期间学生普遍回家过年,导致培训机构生源减少,形成明显的淡季特征。
政策限制根据2022年“双减”政策,校外学科类培训在寒假、暑假等法定假期全面暂停,直接导致学科类培训机构寒假业务停摆。
二、不同培训类型的差异 K12学科类培训寒假属于传统淡季,因学生放假且政策限制无法开展学科类培训。
部分机构可能通过线上教学或调整课程安排维持运营,但活动减少,促销力度弱。
成人及素质教育类培训淡旺季划分不严格,部分机构因课程性质持续招生(如职业技能培训、兴趣课程等)。
部分机构选择提前招生或推出优惠活动应对淡季,但整体活跃度低于旺季。
托育早教类培训 旺季集中在3-4月、9-11月和12月,与幼儿园开学季和学年末相关。 三、机构应对策略 提前规划招生通过提前两个月开展促销、地推等活动储备生源,部分机构利用“双减”政策前的观望期吸引家长。
调整课程与营销部分机构取消寒假班次,将资源向春季开学季倾斜。
通过线上课程、社群营销等方式维持客户粘性。
四、特殊说明政策影响 :2025年寒假前学科类培训全面暂停,进一步强化了寒假作为学科类培训淡季的地位。
地域差异 :部分城市或机构可能因市场需求差异调整淡旺季划分,但整体趋势一致。
综上,寒假是教育培训行业的普遍淡季,但具体表现因机构类型和政策环境而异。机构需根据自身定位制定策略,以平衡淡旺季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