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市发布的学科类及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相关要求较为严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2021年发布) 审批限制不再受理新设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学龄前儿童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也暂停。
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定价,机构不得自行制定收费标准,且禁止从非营利性机构获取收益。
资金与安全开办资金需满足最低限额(如50万元)且覆盖1学年度成本;
培训场所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教学用房面积需达标。
运营规范严格法人治理和校务公开机制,禁止抽逃出资、侵占资产;
从业人员需通过入职查询,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兼职。
二、科技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2022年发布) 举办者资质需为非国家财政性经费设立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且信用记录良好;
外国投资者需符合外商投资相关法规。
场地与规模教学场所需为非住宅类建筑,且建筑层数、耐火等级有明确要求(如学龄前儿童不超过3层、小学生不超过2层);
班额限制:学龄前35人/班、小学生45人/班、中学生50人/班。
内容与师资 培训内容需与科技类相关,师资需符合《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要求,且不得使用在职中小学教师。 三、其他注意事项“营转非”推进 :政策鼓励将学科类培训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以降低运营成本;
违规处罚 :违反资金、安全、师资等规定的机构将面临处罚,包括吊销资质、罚款等。
综上,成都对科学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较大,主要通过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运营流程和强化安全保障等措施,旨在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