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培训的分级体系在不同来源中存在差异,但综合相关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主流划分方式:
一、按应急能力水平划分(五级分类法) 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仅具备基本应急意识,需通过培训掌握应急响应的基本知识。
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能够执行基础应急操作,如使用灭火器、疏散引导等。
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专注于危险物质特性及应对措施,适用于化工、能源等特定领域。
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具备高级危险物质管理及应急处置能力。
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负责整体应急指挥与协调,需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二、按培训内容分类(三级分类法) 基础训练提升应急人员的战斗意志、体能和基础技能,如报警、疏散等。
专业训练侧重专业技术掌握,如火灾扑救、医疗急救等。
战术训练强调综合运用技能与实战能力,模拟真实场景。
自选科目训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其他分类方式部分资料将应急培训分为三级,例如:
一级 :基础应急知识与技能
二级 :专业领域技术培训
三级 :综合实战与指挥能力培训
建议 :具体分级需结合行业规范和实际需求,例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管理办法》中未明确分级,而危险化学品行业有专门的专业等级划分。实际培训中常以五级能力模型为基础,但部分场景下可能简化为三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