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搜索结果,厂里培训期间是否发放工资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但总体原则是 应当发放工资 ,且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工资发放的法定性 劳动关系确立即需发薪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入职培训期间,只要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如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或实际用工行为),用人单位即需按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工资。
试用期工资标准若员工处于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特殊情形说明 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若用人单位未在用工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资应参照集体合同标准执行;若无集体合同,则按同工同酬原则确定。
工资支付方式工资需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至最近工作日支付,实行小时工资制的可按日/小时结算。
三、争议解决途径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协商解决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支付欠薪。
法律途径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培训期间工资计算可参考出勤天数和双方约定,但不得以完成培训为条件拒绝支付;
若用人单位以培训期间不发放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法定情形,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综上,厂里培训期间通常需要发放工资,且需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及支付时效等法律规定。若存在特殊约定或争议,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