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培训机构不给协议违法吗

培训机构不提供协议(合同)的行为是否违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劳动关系和培训服务合同两种情形:

一、劳动关系情形(适用于员工培训) 法律强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合同,需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权益保障风险

未签合同会导致劳动者在工资、工作时长、服务内容、退费机制等核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纠纷时难以举证双方约定,增加维权难度。

特殊条款的合法性

若协议中包含服务期、违约金等条款,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

二、培训服务合同情形(适用于学员培训) 合同形式的法律认可度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可采用书面、口头、电子数据交换等形式订立。若双方行为表明已达成服务意向(如支付费用、接受服务),则合同成立,不签书面协议不必然违法。

霸王条款的界定

培训协议中单方面规定“不可退费”等条款,可能被认定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需结合具体条款内容判断是否显失公平。

纠纷解决途径

学员若认为协议存在重大问题,可通过协商、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或法律途径维权。

总结建议

劳动关系 :建议优先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因证据不足引发纠纷。

培训服务合同 :注意协议条款的公平性,保留沟通记录,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若遇到具体问题,可提供详细情况进一步分析。

人人升学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愿/职校招生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