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否为培训提供薪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带薪培训的情形 岗前培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岗前培训属于工作的一部分,应当支付工资。
工作相关培训若培训内容直接关联工作内容或技能提升,通常视为工作职责,企业需支付薪资。例如技术培训、岗位技能提升课程等。
合同明确约定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培训期间薪资待遇,则按约定执行。
二、不带薪培训的情形 与工作无关的培训若培训内容与员工职责无关(如兴趣课程、非业务拓展活动),企业可能要求员工自行承担费用或以其他形式补偿。
试用期特殊约定部分企业会在试用期内以较低薪资(如60%-80%)或仅提供底薪,但这种情况需符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维权建议签订书面协议 :建议与单位签订培训服务期协议,明确薪资待遇和违约责任。
收集证据 :保留培训通知、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作为维权的依据。
协商或投诉 :若单位拒绝支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四、其他注意事项培训形式差异 :内部培训、在线课程通常带薪;外部培训、研讨会可能不带薪。
试用期工资标准 :即使未签合同,试用期工资也需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综上,公司是否为培训提供薪资需结合培训性质、合同约定及企业政策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