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关于培训期间高温补贴的发放问题,可总结如下:
一、高温补贴的发放条件 温度标准当工作场所日最高气温≥35℃或不能将温度降至33℃以下时,无论是否处于培训状态,均需发放高温津贴。
工作性质需在高温环境(如露天作业、高温车间等)中工作,且用人单位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二、特殊场景说明 培训期间是否属于高温作业若培训内容涉及高温环境(如户外拓展、高温车间操作等),则属于高温作业范畴,应发放高温补贴。
非高温岗位的例外情况若培训在常温或低温环境进行,或属于非高温作业(如办公室培训),则无需发放高温补贴。
三、其他注意事项 补贴标准与发放方式高温津贴应纳入工资总额,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不得以实物替代(如防暑饮料、药品等)。
特殊群体保护疾病、孕妇、哺乳期女职工等高危人群,用人单位应提供额外防护措施,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贴标准。
四、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温津贴的发放条件、范围及标准。
《关于高温补贴的规定》规定津贴应计入工资总额,且用人单位需提供防暑降温措施。
总结若培训期间工作环境满足高温条件,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发放高温补贴。建议劳动者提前了解岗位性质及单位的具体安排,若认为权益受损,可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