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3年10月15日起 ,教育部出台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加强行政处罚和监管。该政策并非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旨在依法管理校外培训,保护合规者,惩罚违法者,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此之前,自2021年8月1日起,教育部已经规定禁止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7点至9点、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培训,并且不得举办与中小学课程内容相同或类似的培训。
综上所述,虽然2023年10月15日起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政策,但并非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对校外培训行业进行了更为规范和严格的监管。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校外培训的规范管理政策自 2023年10月15日起正式实施 。该政策旨在规范校外培训行业,解决过度竞争、虚假宣传等问题,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补充说明:
政策目标该办法通过明确处罚措施,保护学生权益,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并非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规范其合法合规运营。
实施范围适用于面向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重点打击擅自开展有偿补课等违法行为。
配套措施教育部同时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平台,家长可通过该平台查询机构资质、缴费安全等信息。
此前,自2021年8月1日起,政策已禁止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在特定时段(周一至周五晚7-9点、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开展线下培训,但该规定与《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的全面规范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