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多年绿化松树盆景的步骤如下:
采挖与前期处理 :最佳采挖时间为冬季休眠期至早春萌芽前,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采挖时要尽量保持根系的完整,多保留一些侧根和须根。
对根系进行修剪,去除多余、过长或腐烂的根系,并在修剪后及时涂抹愈合剂。
选择合适的盆土 : 建议使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如河沙、蛭石、珍珠岩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植料。 栽种 : 将处理好的松树桩置于花盆中央,扶正后填入基质,轻轻压实,使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 造型设计 :主干 :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主干姿态多变,可以制作成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直杆式等造型。主干自下而上不断缩小,缩小幅度要大,并且要自然舒展。
枝条 :枝条以飘枝的位置变化最为关键,一般1/3处高的枝可以保留。选枝略高,表现较好的,然后向上,枝与枝之间的距离要分明,但由下而上越来越密,保证树冠丰满。对枝叶的方向进行调整,让松树盆景的枝叶平展或者下垂生长。
根部 :根部是观赏的重要部位,要有分枝,显得苍劲,并保证姿态变化流畅自然。
拿弯矮化法 : 对于树龄年轻的小松,其主干柔软易于拿弯造型,可根据桩材的特点适当弯曲,造型形式有斜杆式、卧干式、悬崖式等。 短针逼芽法 : 在造型初期主要以逼芽为主,逼其在需要的部位尽快来芽,用以增加分枝丰满树冠。在每年的春季萌芽期对枝条进行缩剪,每个枝条保留的老针最少不应低于四束,等萌发的芽长势正常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疏芽。 嫁接缩枝法 : 对松树老桩枝条过长的,而又没针叶的枝条,可采用靠接法进行补枝,确定成活后,剪掉过长枝。 养护管理 : 初期要保持环境的湿润,可以通过喷水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但要注意避免盆内积水。同时,要给予适当的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待其逐渐适应新环境后,再逐渐增加光照。在浇水方面,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等到土壤表面干燥后再浇水,浇则浇透。施肥要谨慎,在下山桩松树生根发芽后的初期,不宜施肥过多,以免造成烧根,可在生长稳定后,薄肥勤施。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具有自然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多年绿化松树盆景。建议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保持松树的天然生理特点,同时结合艺术技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