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种植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方回填 :选择符合苗木生长的优质客土,土色为自然的土黄色或棕褐色,无白色盐酸,疏松不板结,透气性好,富有营养。
种植有效土层,乔木100CM以上,灌木60CM以上,地被30CM以上,不采用砂质壤土。
盐碱土其含盐量必须小于10%,方可种植植物。种植喜酸性植物,土壤PH必须在5-7之间,石灰含量小于1%。
清理与准备 :清理建筑垃圾,特别是有害垃圾,并及时外运。
雨季施工时要备好抽水设备及时排除积水,保证苗木、草皮正常生长。
苗木种植时,应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树干应采用保湿措施;种植土应分层踏实,深浅与原种植线一致;根系必须舒展;随填土随踏实,使根部与土紧密结合。
施工与保护 :绿化种植应尽量避免在大雨天进行,雨天种植时,由于施工人员的踩踏,土空隙郁闭,透气性大为减少,不利于苗木根的呼吸,容易死亡。如遇大风应加固支撑物,特别是乔木。
为减少土建施工时产生的灰尘对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应随时进行洒水或其它抑尘措施,使之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冲洗集料或具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采用过滤、沉淀池解决或其它措施做到达标排放,避免排入苗木种植土中。
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对水文状态的改变。
苗木选择与栽植 :根据图纸、甲方要求和现场环境选择相应规格(包括冠形、胸径、地径、高度、花色等)。
常绿乔木:植株必须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棵形丰满,主要枝条完整,植株表皮无人为损伤疤痕,土球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出现散坨现象。
落叶乔木:植株应根系完整,须根发达,反季节施工必须带坨,树形完整,无病虫害,对有明显主干的乔木,应保持其原有树形前提下,适当疏枝,对用做行道树的品种应做到树干通直。
苗木栽植应遵循季节特点,合理解剖,确保成活率。
后期养护 :栽植苗木要求成活率100%,播撒草种要求出苗均匀、长势良好,无杂草和成片缺失,集中空秃不超过0.2㎡。
树木种植后应及时进行必要的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措施,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这些规范要求旨在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减少施工对苗木生长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