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苗常见的病害包括以下几种:
焦枯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梢,叶片初期出现水渍斑,后期病斑变成灰褐色,出现烫伤状态,叶片焦枯脱落;枝梢出现圆形或长条形的斑点,并逐渐萎缩形成纵裂缝,严重时整条树干干枯而死。
防治措施 :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造林,低洼地要搞好排水沟,种植密度适当,不宜太密。在高温多湿季节,注意苗圃的通风透气,适当控制苗木叶面的水分。病害初期用多菌灵、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每隔5天喷淋1次。
青枯病 :症状 :细菌性维管束系统性病害,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部分茎干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的品系,做好苗木出圃检疫,避免带病上山。尽量不要在容易带有青枯极毛杆菌的林地上营造桉树林,不要施放未腐熟的有机肥,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林木抗病能力。已发生青枯病的林地或苗圃地,应及时挖除、烧毁病株,用生石灰等消毒病苗、病株所在处的土壤。
茎腐病 :症状 :由大茎点菌属的一种土壤习居的弱寄生菌引起,发病初期在茎基部表皮出现不明显的白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成暗褐色,严重时变成黑褐色斑块,病斑扩大后呈环状包围颈部一圈,并向上蔓延,呈段状的病斑。后期病部稍有收缩,呈灰白色,上面有许多小黑点,感病严重时病苗叶子发黄,并逐渐枯死。
防治措施 :加强苗床的通风透气,适当控制苗木叶面的水分。在病害发生初期,用多菌灵、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每隔5天喷淋1次。与百菌清、克菌丹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灰霉病 :症状 :由葡萄孢属引起,通常在春季发生,气温低、阴雨多、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发病后期,发病部位会有大量的灰色分生孢子。对于桉树扦插苗,一般发生在准备生根之际,即扦插后20天左右,病害蔓延速度很快,往往成块状、片状大量发生。
防治措施 :在管理上首先要加强苗床的通风透气,适当控制苗木叶面的水分。在春季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时,扦插苗的叶面可不需喷淋过多的水珠。在病害发生初期,用多菌灵、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每隔5天喷淋1次,对于防治灰霉病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这些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因此在造林时应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块,并注意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土,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