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起苗 : 起苗也称为掘苗,是将苗木从苗圃地中起出的过程。起苗时间原则上应在苗木的休眠期,主要有春季起苗和秋季起苗两种方式。春季起苗要早,必须在苗木萌动之前进行;秋季起苗应在根系停止生长之前进行。起苗时应保证苗木具有最多的侧根和须根,并具有一定的长度,不损伤苗木的地上部分,最大限度地减少根系水分的损失。 苗木分级 : 根据一定的质量指标(如苗高、地径、根系长度及数量等)将苗木分成几个等级。这样可以确保苗木在栽植时具有相同的质量标准,从而提高成活率和生长效果。 数量统计 : 在起苗和分级后,需要对苗木进行数量统计,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运输安排,确保苗木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苗木包装 : 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苗木干燥,并减免在搬运过程中碰伤苗木。包装材料有草包、蒲包、聚乙烯袋、涂有沥青的麻袋、纸袋和箱子等。包装方法有包装机包装和手工包装两种。 苗木运输 : 将包装好的苗木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苗木根系的完整和湿润,避免因运输不当导致苗木损伤或死亡。 假植 : 如果苗木不能及时外运或自外地调入而不能及时栽植,需要进行假植。假植分为临时假植和越冬假植,目的是在适宜的条件下保存苗木,以待后续栽植。 检疫消毒 : 在出圃前,有时需要对苗木进行检疫消毒,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这些环节共同确保了苗木在出圃后的质量和成活率,从而提高造林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确保苗木的健康成长和栽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