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 :盆栽发端时期。出现了植物、盆盎、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形象,为发端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 :山水树石缩入盆盎成为盆景,盆栽艺术逐渐形成。
唐代(公元618-907年) :盆景形成时期。受山水画影响,盆栽升华为盆景的形成时期,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
宋代(公元960-1279年) :树木、山水两类盆景发展时期。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之中,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
元代(公元1280-1368年) :“些子景”深化时期。盆景体量上的飞跃,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时尚树石盆景,并总结经验,创立盆景理论萌发时期。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形成流派大发展时期。盆景艺术更加盛行,有关盆景的著作很多。
1949年后 :继承和创新,开创盆景美学,进入盆景发展的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组织机构、协会,出现大量有关的专著、报刊、杂志,同时对盆景的理论和教学也有较大的进展。
综上所述,中国盆景经历了从东汉时期的发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形成,唐代和宋代的成熟与发展,元代的小型化趋势,明代的理论总结,清代流派的大发展,到现代盆景的新阶段。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共同构成了中国盆景丰富多彩的艺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