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盆景的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盆景取材 : 可以通过嫁接方式获取紫薇盆景素材,这样繁殖出来的紫薇桩头比较容易栽种且易成活。此外,还可以通过野外挖掘老桩获得。采挖时,尽量选择外形奇异的树桩,将主根和树干截出来,再挖掘细小的根须,注意尽量不要伤害根系。 老桩处理 : 将采挖出来的紫薇下山桩进行简单清理,剪除枯枝败叶和冗余的枝条,同时修根特别是过长的老根,保留根部的土壤并夯实。 树桩养坯 : 将处理好的下山桩进行地栽或直接栽植于临时钵盆,要求盆内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等到紫薇老桩根系恢复生长,萌发出许多新的枝条之后方可换盆移栽。 上盆移植 : 上盆前选择好钵盆,具体情况视植株形态而定。将培育好的老桩再次采挖出来,稍作处理即可植入新盆内进行栽植。待摆放好老桩之后填入疏松透气的腐殖土,压实土壤,并浇一次透水,然后覆盖一层沙土,放置在荫处进行正常的管理。 修剪造型 : 待紫薇老桩转入正常生长之后进行修剪造型,生长季重点是修枝,剪去过密的枝叶和影响造型的枝条。整形方面要根据创作者的设计思路进行,通常每根枝条保留1-2个芽,及时剔除徒长枝。花谢之后要及时摘掉剩余的残花,以防止结果,促进次生花蕾快速膨大,形成多次开花。 养护管理 : 紫薇盆景的养护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生长季节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施肥方面,3月上旬施抽梢肥(氮磷钾结合),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一次磷钾肥以壮枝和催花,7月下旬和9月上旬各施一次花期肥,肥料为饼肥水等。发现病害时,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600倍液防治。 光照与温度 : 紫薇喜光,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阳光。生长适宜温度在18°C到30°C之间,夏天需要遮阳,冬天抗寒能力较强,短时间低温可扛住-10°C左右,但长期低于生长适宜温度容易冻伤。 翻盆换土 : 紫薇盆景一般2~3年翻盆一次,以保证土壤中营养充足不板结。翻盆时间在每年春季发芽前,去掉1/3左右的宿土,对枝条和根部进行适当修剪。通过以上技术,可以有效地种植和管理紫薇盆景,使其茁壮成长并展现出独特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