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苗木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浇水管理 :适时浇水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避免“旱涝两极”。最佳浇水时间为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浇水。
浇水频率 :返青初期每5-7天浇透一次,新叶展开后减少至10-15天一次。
浇水方法 :采用渗透式浇水、喷灌或滴灌等方法,确保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根系。
修剪整形 :修剪时机 :春季是修剪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对于乔木和花灌木。
修剪内容 :包括除掉干枯死亡的枝条、病虫枝,进行适当的短截,及时修正冠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特殊处理 :对于较大的剪口进行涂抹愈合剂处理,防止病菌侵染和水分流失。
施肥管理 :肥料选择 :以有机肥为主,如发酵羊粪、腐熟饼肥,同时选用高氮复合肥,如NPK 20-10-10,促进枝叶生长。
施肥方法 :采用环状施肥法或叶面喷施,注意避免新栽苗木未定根直接施肥,雨季施用尿素易造成肥效流失。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在早春喷施甲基托布津、石硫合剂等杀菌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防治 :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提高苗木对养分及光照的利用率,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排水防涝 :检查排水设施 :及时检查苗圃排水设施,挖好排水沟,及早发现并排除圃地积水。
修补受损地段 :对雨水侵蚀所破坏的地段、地块要及时修补,确保圃地土地平整、排水畅通。
补植与更换 :统计死亡苗木 :对冬季期间死亡的苗木进行统计,及时进行补植和更换。
确保成活率 :补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水分充足,提高新苗木的成活率。
中耕除草 :拔除杂草 :苗圃畦中多半盖有地膜,一般不用中耕,只需拔除杂草即可。
细致操作 :拔地膜内杂草时,操作要细致,避免伤苗。
通过以上几项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春季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和观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