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营养繁殖具有以下特点:
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营养繁殖通过分生组织直接分裂的体细胞产生新植株,因此能够保持原有母本的优良性状和固有的表现型特征,不会产生像种子繁殖那样的性状分离现象。
生长快,可提早开花结实 :由于营养繁殖的新植株是在母本原有发育阶段的基础上延续,其生长速度和开花结实的时期通常较种子繁殖苗更快。
弥补种子不足的缺陷 :对于不结实、结实少或不产生有效种子的园林植物,可以通过营养繁殖进行育苗,从而增加苗量。
适用于特殊造型的植物 :一些特殊造型的园林木本植物,如树形月季、龙爪槐、垂枝榆等,需要通过营养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和制作。
操作简便、经济 :营养繁殖方法多,操作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的影响 :枝条的部位(如着生部位)和发育状况(如粗细、充实程度)都会影响插穗的成活率和生根能力。一般来说,1年生枝的再生能力最强,随着枝龄增加,再生能力和生根率逐渐降低。
无性繁殖,保持品种一致性 :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能够确保苗木与母本在遗传上的一致性,适合需要保持品种优良性状的场合。
易于造型处理 :营养繁殖苗可以进行各种造型处理,满足特定的园艺需求。
抗病能力较弱 :与实生苗相比,营养繁殖苗的抗病能力通常较弱,且寿命可能较短。
综上所述,营养繁殖在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提早开花结实、弥补种子不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多种园林植物和特殊造型的需求。然而,其操作简便性和经济性也使其在大规模生产中受到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