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苗杀虫的最佳时间取决于具体杀虫剂的类型、环境条件以及目标害虫的活动规律。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建议:
温度 : 使用细菌农药适宜在25℃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温度低于20℃时不宜使用。 湿度 : 环境湿度越大,细菌农药的药效发挥得越好,因此宜在早晚有露水时进行,以利于菌剂粘附在茎叶上。 阳光 : 为了减弱阳光中紫外线对细菌芽孢的破坏作用,使用细菌农药最好是在阴天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 雨水 : 中到大雨会冲刷喷在植株茎叶上的细菌农药,降低防效。因此,应在施药后1至2天内无中到大雨的前提下,选择阴天或微雨天施药。施药后如遇中到大雨,雨后应立即补施。 风 : 大风天施细菌农药浪费大,尤其是粉剂,飘失更多。因此,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施细菌农药。 害虫活动规律 : 选择害虫活动旺盛的时间喷药,如上午8-10点(露水干后),下午5-7点(日落前后)。 其他注意事项 :在高温下,药剂挥发性强,药物通过呼吸、皮肤气孔进入人体内,容易中毒,因此应尽量选择晴天无风条件下作业。
使用生物杀虫剂时,应抓住卵孵化盛期或幼虫低龄期用药,以保证药剂能浸入虫卵或附在卵壳上,待幼虫孵化时染病而死。
综合以上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条件进行杀虫,可以提高杀虫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