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部分使用单位虽然制定了起重机械的操作规范和指南,但未明确具体的安全责任,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
设备管理技术档案不齐全,无法满足安装、维修和保养的标准,增加了事故风险。
操作者未经必要培训,人员流动性大,对设备操作不熟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不到位 :工作人员对系统提示的重视度不够,异常提醒未得到有效处理,导致机械零部件磨损。
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到位,设备损耗严重,使用寿命缩短。
操作人员对突发情况处理不当,如过流继电器线圈动作导致接触器温度升高,仅简单换零件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起重机械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隐患,如采用不合格材料加工,安全装置不齐全或超期服役。
设备安装、拆卸不规范,未取得相应资质,安全监控系统安装不符合要求。
设备未定期检测或验收,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消除。
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超时生产或超载使用导致设备老化、磨损、断裂,甚至达到报废标准,施工单位为利益拒绝维修或更换新设备。
吊钩、吊绳和卷筒排绳等部件存在安全隐患,如吊钩防脱钩装置失效、吊绳乱缠、卷筒安全圈数不达标等。
起重机械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如低温、雨雪、冰冻、大风等,增加了安全风险。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持证上岗,操作不熟练,安全意识不足。
指挥人员操作失误,信号不统一,作业位置错误,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违章作业,如超载起吊、机械传动部分未加防护等。
环境和管理上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环境不平坦、支撑不稳定、配重不平衡,导致起重机倾覆。
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裸导线未加屏蔽等构成触电风险。
租赁市场管理不规范,起重机械未经安全管理和检测,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风险涉及人员意识、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作业人员行为、作业环境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确保安全,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管理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