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装载机轮胎的非正常磨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胎冠过度磨损 :驱动轮滑转 :由于装载机负荷过大或轮胎相对附着力降低,驱动轮在行驶接触面上留下明显的炭黑痕迹,沿轮胎圆周方向留下长短、深浅不一的划痕。
胎压不足 :导致装载机负荷增大,轮胎变形过大,增加行驶阻力和磨损面积,造成胎冠过早磨损。
胎压过高 :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导致胎冠局部磨损(沿轮胎圆周方向的中间部位)增大。
路面平整度差 :长期行驶于岩石、沙石等物料场地,坚硬棱角刺入胎冠表面胶体形成创口。
胎冠胶体不规则脱落 :路面条件较差 :频繁行驶于爆破后的工作面或用于平整岩石物料场地等,突出路面的带有细长棱角的物料会刺入胎冠胶体后形成较深的创口,导致部分胶体出现块状脱落。
翻新轮胎原有的胎体存在硬伤 :如贯通伤、工艺缺陷、材质低劣等,胎冠耐磨性差,在外力作用下自然脱落。
中央部分早期磨损 : 充气量过大 :使轮胎变形量过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正常磨损只能由胎面中央部分承担,形成早期磨损。 轮胎两边磨损过大 : 充气量不足 :或长期超负荷行驶,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大,导致轮胎的两边与地面接触参加工作而形成早期磨损。 轮胎的一边磨损量过大 : 前轮定位失准 :当前轮的外倾角过大时,轮胎的外边形成早期磨损;外倾角过小或没有时,轮胎的内边形成早期磨损。 轮胎胎面出现锯齿状磨损 : 前轮定位调整不当 :或前悬挂系统位置失常、球头松旷等,使正常滚动的车轮发生滑动或行驶中车轮定位不断变动而形成轮胎锯齿状磨损。 胎肩磨损 : 胎压过低或车辆长时间超重行驶 :导致胎肩接触路面,在车辆行驶时产生磨损,同时轮胎侧面易产生开裂、过热,导致橡胶老化、帘线断裂。 单边磨损 : 车辆定位参数不当 :当外倾角太大时,轮胎外缘磨损;外倾角太小或为零时,内缘部分产生早期磨损。这些非正常磨损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轮胎使用不当、前轮定位不准、胎压不当、路面条件差以及轮胎本身的质量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非正常磨损,建议定期检查和维护轮胎,确保胎压适中,避免超载行驶,并定期进行轮胎翻新和检查前轮定位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