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吊车抬吊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吊车的额定起重能力、吊车之间的距离、吊点位置以及被抬吊物体的重量和重心位置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计算步骤和公式:
确定吊车的额定起重能力 : 当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吊车抬吊时,应按吊车额定起重能力的 85% 计算和分配负荷。 计算每台吊车的吊重 :使用载荷分配公式来计算每台吊车需要承担的负荷。假设设备总重量为G,主吊机吊重为P1,副吊机吊重为P2,主吊点离重心距离为A,副吊点离重心距离为B,设备重心位置为O。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P1 × A = P2 × B
P1 + P2 = G
通过解这组方程,可以求得每台吊车的吊重。
考虑吊车大臂长度和配重箱的配重情况 : 在实际操作中,吊车大臂的长度和配重箱的配重情况也会影响起重能力和吊重分配。因此,计算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考虑吊钩及滑轮组重量 :现场施工时,吊车起重吨位应考虑吊钩及滑轮组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快速计算:
吊车理论值 × 3 / (所吊构件离吊车的水平距离 × 0.75) 。
平衡载荷分配 :为了确保抬吊过程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平衡每台抬吊绳的载荷。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载荷分配计算:
载荷1 = (长度2 / 总长度) × 总载荷
载荷2 = (长度1 / 总长度) × 总载荷
其中,载荷1和载荷2分别表示两台抬吊机的载荷,长度1和长度2分别表示两台抬吊机到抬吊点的距离,总长度表示两台抬吊机之间的总距离,总载荷表示需要抬吊的物体的总负荷。
建议在进行多车抬吊计算时,务必综合考虑吊车的额定起重能力、吊车之间的距离、吊点位置以及被抬吊物体的重量和重心位置等因素。
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确保抬吊过程的稳定和安全。